随着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中国的康复医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的服务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是,阻碍市场快速做大的障碍目前有两个,一个是支付,康复服务纳入医保还不完善,这个领域依赖自费比例仍很高。另外,专业的康复师较缺,大部分资源又集中在医院里,有大量需求的乡镇、城郊、基层以及养老机构缺乏相应人才。
康复科的门诊诊次从2009年的1874万人次增长到2013年的3415万人次,年均增速16%。出院人数从68万增长到166万,年均增速23%。康复医院占所有康复门诊诊次的比例从2009年仅6.7%快速增加至20.2%,住院人数上的占比变化不大,一直维持在23%左右。可见专业康复医院的崛起还刚刚开始,目前康复服务的大头还是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科,但可以见到从2010年开始康复医院门诊的快速发展。相比之下康复医院的住院并没有增加太多的份额,这主要还是和医院整体的实力和人才有关,大部分地区缺乏专业康复师和优秀的医生,因而综合性医院仍然是康复领域住院的大头。
人才一直是康复服务发展的难点。2010年,康复科只有一万名职业医师(包括助理医师),到了2013年发展到25000多名,只占整体执业医师的0.9%。而康复医院的医生就更少,总体只有6000出头。与之对比的是中国日益增加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慢性病老人,比方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有超过200万新增中风病人,大部分没有得到专业的康复服务,因此在中国,中风致残的比例非常高。
面对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康复的机会大,尤其是民营资本进入这个领域操作性较大,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主要有三个关键点。
首先是布点上未来是一个母体(门诊加住院)加几个卫星体(仅门诊)的模式可能会有机会。发展门诊加住院的优点是可以提供综合性服务,加上大医院病床周转不断加快,会有更多病人被转到康复医院,但是劣势是前期投入大,而且民营资本短期内缺乏应对复杂情况的医学人才,在住院上近年来相比综合性医院一直处于劣势。因此单走门诊加住院的模式耗费大而且走不快。
比较理想的是在一个大地区设置一家康复医院,但辐射多家康复门诊,门诊上有机会快速做大。虽然目前的康复服务仍集中在综合性医院(尤其是三甲)的康复科,但是资源非常紧张,而且康复本身是靠服务为主而不是药品为主,目前三甲的大客流导致其很难在服务上做好。这给了专业的康复医院大的机会,尤其是门诊,主要原因是门诊相对风险小,但病人需要长期稳定的服务,而且地理位置很重要,门诊比全方位的医院投资小,可以多点连锁设立,贴近社区,长期留住病人。
另外一个布点则是养老机构,国家对医养结合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成为核心扶植领域,因此以小型康复门诊的形式进入养老机构也存在大机会,而且医保进入养老机构很可能为这些服务买单,将大大刺激市场发展。
另一个特点是专业培训需求大,可能会出现专业的培训和服务模式输出方。这里的培训并非是单纯的讲课、学习、考试那么简单。中国的康复仍然是一个新领域,服务经验非常缺乏。服务质量不仅体现在康复师和医生的水平和专业能力,与整个康复医院的服务理念、管理病人的方法、客户服务的模式等都有关系。康复比其他学科更注重医患之间的互动,需要身体、心理和生活上全方位介入,而且医患合作的关系更长。
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类似梅奥诊所输出管理体系到中国的模式,应用到康复上,则是输出康复专业培训,服务模式建立以及客户服务项目的设计。服务上是否能够做好是民营资本尤其是门诊诊所取胜的关键。
后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支付方式上仍需自费和医保的结合。将康复纳入医保已经成为趋势,但各地政策不同,支付仍不完善,因此短期内在服务上仍然需与自费结合。在城市里推进更有操作性,尤其是以作服务为差异化的模式,可以打包出售相应的服务包,包含门诊、器械租赁、上门服务等全方位康复服务,但前提是必须专业而且客服完善。
因此,康复是一个未来潜力巨大的领域,赢得市场的关键是服务的专业性,康复相比其他领域更贴近于客户服务为主,因此一整套市场化的客服加营销模式会适合其发展。在地理布局上,卫星门诊的模式会更加适合民营资本,对建立品牌和贴近用户都比建立庞大医院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