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
康复专项解决方案: 规划设计 产品供应 技术咨询 投资合作 技术培训
国策
2012年,卫生部《“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加强康复医学能力建设,将康复医学发展和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公立医院改革总体目标。”康复医学的春天已然来临。
PPP模式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
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人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ROT模式 :“ROT”,即重构-运营-移交。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医院重组重构”的模式,探索“管办分离”,即在界定医院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基础上,邮政府抓改革原则和方案制定、抓绩效考核和监管,医疗集团负责医院经营管理。区医院公益职能、非营利性质、国有性质、国有资产所有权、政府监管、职工身份、党团工会妇联等组织体系、医院名称不变;建立以理事会为运行决策机构的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管办分开;改变决策机制,实现所有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管权“四权分立”;改变运行机制,由传统医院管理制度向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转变,实现政事分开;改变监管机制,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监管模式转变为政府、监事会、第三方共同组成的多元监管体系;改变投入机制,由原来的政府投入转变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投入。
现状
康复医学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以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现代康复医学是近半个世纪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我国在八十年代引入现代康复医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康复医学已在我国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康复医学科的规范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
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到2010年底,中国60岁老人比例达到13.26%,而15岁-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0年到达高峰,在2013年出现下降,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比例将高达30%。
2002年8月,国务院转发卫生部等6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目前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其中有康复需求者近5000多万人。
我国存在巨大的康复需求与康复供给的矛盾,一方面,需要康复的人群以及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群对康复的需求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康复医疗服务资源分配不均、康复科室数量少、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缺口大等现实瓶颈制约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
因此,康复医学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
在国家层面,提出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相结合,将大力发展康复医学;
在政策层面,国家鼓励公立医院建立自己的康复医学科室,满足康复病患的需求,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康复医疗服务领域;
在个人层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康复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
康复医学将完善我国医疗体系的建设,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已经成为每年以5000亿资产增长的医疗行业。